全球主机交流论坛

标题: 幸福感才是人生一辈子最重要的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xxoo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19
标题: 幸福感才是人生一辈子最重要的
在LOC经常看到有人发帖说打工没出息永远没出路,同样以前在现实中也会经常遇到一些人说打工发不了财,也饿不死。

我发现说这些话的人唯一特征要么年轻要么还涉世未深,我以前也说过类似的话,但我现在不说了,以后也不会再说。

最近看到一个新闻,一个70多岁老人给他90多岁妈妈梳头发,这场面真的幸福感爆棚,能够做70多年的儿子和有90多岁老妈的人可不多啊。

有追求没有错但不要好高骛远,真的应该脚踏实地,我说的脚踏实地不是说停滞不前,而是先打好基础再去把基础扩大,就像滚雪球一样,靠投机取巧,异想天开永远都是白日做梦不切实际的想法。

一些拙见送给那些迷茫的朋友
作者: ynuigv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21
人民的幸福感不是人民自己定义的,而是ccav定义的
作者: xxoo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23
ynuigv 发表于 2019-4-13 10:21
人民的幸福感不是人民自己定义的,而是ccav定义的

这要这么想,我也没办法,只能推荐你继续多学习强国
作者: plumn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25
所以多看新闻联播啊
作者: xxoo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28
plumn 发表于 2019-4-13 10:25
所以多看新闻联播啊

可能还不够,应该学习强国巩固一下
作者: 流浪的鹰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28
幸福感是自己决定的。不是别人。
作者: 学到了么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29
你把穷说的这么清醒脱俗  也是厉害
作者: xxoo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30
流浪的鹰 发表于 2019-4-13 10:28
幸福感是自己决定的。不是别人。

是的,所以要有自知之明
作者: slc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31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作者: 流浪的鹰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31
xxoo 发表于 2019-4-13 10:30
是的,所以要有自知之明

我虽然天天996,还是比较幸福了。想吃什么吃什么。
作者: xxoo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35
学到了么 发表于 2019-4-13 10:29
你把穷说的这么清醒脱俗  也是厉害

打工就是穷了吗?  可以说只要是人没有一个人没在打工,就连国家主席都在打工,先不说国家花的时间花的钱去怎么培养的。问题是现在让你去坐那个位置打工你能行吗? 就算你能行,你以为国家主席就很轻松吗?如果你拿赚钱的多少来衡量穷富,我可以断定你永远也发不了大财
作者: adminii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35
逐利的社会,钱越多,幸福感越强,没毛病。
作者: xxoo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41
adminii 发表于 2019-4-13 10:35
逐利的社会,钱越多,幸福感越强,没毛病。

不是幸福感越强,而是满足幸福感方式得到了多样化的选择,难道钱少就不幸福吗?  
作者: Leoric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41
虽然有一定的道理,但是我还是想说一句:贫穷不是社会主义
作者: xxoo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44
Leoric 发表于 2019-4-13 10:41
虽然有一定的道理,但是我还是想说一句:贫穷不是社会主义

这不是道理,而是事实!
贫穷是不是社会主义先不说,先来确定下什么是贫穷,如果用钱来确定,那应该要有多少钱才不算贫穷?
作者: 移动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47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作者: Leoric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48
xxoo 发表于 2019-4-13 10:44
这不是道理,而是事实!
贫穷是不是社会主义先不说,先来确定下什么是贫穷,如果用钱来确定,那应该要有 ...

百度 中国贫困标准 和国际贫困标准
作者: xxoo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49
移动 发表于 2019-4-13 10:47
我到社会上10年了,还是认为打工没出息
我是不是永远长不大?

可能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,或者你过的很幸福,说明你还没有想通,这个只能靠自己,多思考,多想
作者: 移动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50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作者: xxoo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57
Leoric 发表于 2019-4-13 10:48
百度 中国贫困标准 和国际贫困标准

这个标准的定制与标准都是用来提现上面那些打工人的政绩的,说简单点就是告诉大家我打工的工作是在做什么,完成的怎么样了。如果不定个标准出来鬼知道他们天天在做什么啊。所以贫穷不贫穷就像是别人给你起的外号一样,为了增加辨识度和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。至于真的贫不贫穷看自己需求的是什么,如果自己能力不行还想上天这种人不就是笑话吗,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!
作者: xxoo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0:59
移动 发表于 2019-4-13 10:50
在这个社会,只有万恶的资本主义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幸福~
但凡有一丝机会,都不去做无产阶级!


社会只是一个框架,万恶的资本主义也不是天生的,唯有幸福才是自己的,也是自己选择自己创造的!
作者: 移动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1:01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作者: xxoo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1:09
移动 发表于 2019-4-13 11:01
所以心态最重要,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。

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:稳定就是幸福。

不是幸福的定义不同,前面我就说了是追求不同,人要学会自知之明,学车补短,如果你还年轻25岁以下,现在没想通还有救,如果30了还没想通可能下半辈子会过的比较辛苦
作者: rayye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1:11
支持一个,不要太在意身边那些jjww的人,如果有那种人,客套一下下次不来往就好了
作者: H48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1:12
有钱能解决99%的烦恼
作者: 88232128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3:12
21世纪都患了网络焦略症,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总羡慕别人的,好高骛远不想努力,空手套白狼。说实话一点比用没有,过好自己的就行了,总不满足于现有生活哪来的幸福感,一步步慢慢来用心着做好眼前事比YY强多了
作者: Furtheraway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3:17
做好自己就得了。
作者: 30826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3:29
我家长搞创业配了个底朝天,然而我还是想创业试试……不然感觉会后悔
作者: 30826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3:34
移动 发表于 2019-4-13 10:50
在这个社会,只有万恶的资本主义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幸福~
但凡有一丝机会,都不去做无产阶级!



说到万恶的资本主义……
高楼大厦建立于无家可归者的窝棚之上
作者: 创业者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3:41
能达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,想吃啥就能吃,啥时候看病无忧成都就大部分人不会去创业吧
作者: shijinqiang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3:50
前排支持,赞+10086
作者: winwin50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4:04
你和绝大部分挣扎在金钱泥潭里的人谈这个,谈不通的。只有过了追逐名利的阶段,才会有可能看到人生目标。
就好像有的人还在烦恼怎样学好英语,其实,过了这个挣扎的阶段,他才会明白英语不过就是个沟通工具而已,怎样学好它根本就不是问题,真正的问题是如何表达好自己。
作者: 锥生零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4:14
你问问年纪大的人就知道了,没钱都是痛苦的或者,连家人都不正眼看你的,这是国情。如果想佛系生活建议移民去国外好一点的国家搞搞技术,不累环境也不错。澳洲和北欧都不错。
作者: agoeyyy1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4:21
码那么长的字,都看不完,水一帖拿分走人
作者: 限时优惠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5:04
winwin50 发表于 2019-4-13 14:04
你和绝大部分挣扎在金钱泥潭里的人谈这个,谈不通的。只有过了追逐名利的阶段,才会有可能看到人生目标。
...

很有道理
作者: 今晚我是你的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5:07
幸福都是看和谁对比,你邻居都是新房你住土房可以吗
作者: youzi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5:15
有钱才幸福
作者: qianbi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5:35
这我不太清楚,对大多数人而言,没资本还是少折腾吧,踏踏实实在一个领域深耕多年,不混日子,总能做出点成绩。我以前就是太跳了。
当然,有爹就不一样了,哪怕是干爹,有兜底,试错成本低
作者: mark    时间: 2019-4-13 15:48
[美]泰勒·本·沙哈尔
  ①金钱除了可以提供食物和居所外(不是指鱼翅和城堡),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。有趣的是,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,以牺牲幸福(目标)来换取金钱(方法)。
  ②如果像一般社会风气一样,用金钱来作为至高财富的衡量标准,那一切就容易得多了。并不是说赚钱或存钱是错误的,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。金钱上的保障,可以让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“不”,或是让我们不为账单烦恼。但是,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,而是因为它可以带来一些丰富的经历。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。
  ③研究显示,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关联其实和大众一般所想的很不同。心理学家大卫·迈尔斯(David Myers)和他的同事们发现,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,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穷困的地区,在这些地区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。此外,还有报告指出,在过去的50年里,美国一代代人的富有程度越来越高,但幸福指数却没有什么变化。
  ④令人惊讶的是,许多人在富有之后居然比在努力致富的过程中还要沮丧。“忙碌奔波型”的人认为,他们的行为可以为将来带来好处,这样想可以减少他们的负面情绪,然而一旦达到目标,发现所得到的无法使自己快乐时,他们就无法自拔了。这时,他们会充满了绝望,因为没有目标他们就失去了幸福的指望。
  ⑤太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,他们甚至因此而酗酒或是吸毒。比如猫王、玛丽莲·梦露、丽丝·泰勒、比利·好乐迪以及马拉多纳等等。矛盾的是,成功反而使他们不开心。在成功之前他们可能也曾有不开心的日子,但他们一直相信,只要成功了,他们就会得到幸福,而当他们达到目的时才发现,原来所期望的根本就不存在。而在此时,他们感到自己的幻想(也是很多普通人的幻想)——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破灭了,而陷入“现在怎么办”的深谷。他们接着成为“虚无主义型”的典型,相信世上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,于是就去找寻另外一些毁灭性的解除痛
⑥既然财富无法使人幸福,为何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?为什么获得财富可以超过寻找生命的意义呢?为什么我们以物质为标准作决定时可以这么自然,而以内心为标准的时候却这么困难呢?
  ⑦用一个比较**性的说法:有可能是我们的过去影响了我们。当人类还在原始时代时,更多的物质资源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度过下一个严冬或是自然灾害,因此储存成为一种习惯。至今,很多未来已经相当有保障的人仍然在拼命储蓄。储蓄不再是为了生存,而仅仅是为了储蓄。我们不再为生活而储蓄,而是为储蓄而生活。
  ⑧在决定和判断的过程中,人们通常也会将物质放在精神之前去考虑,主要原因是物质容易计算。我们习惯性地对物质作出评价,比如财富和声望,而不是难以衡量的情绪或意义。我们所羡慕的是物质上的东西。有钱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被尊敬,就好像物质变成了用来衡量的唯一标准。学术界的人以出版量作为升职的标准。我们在每一个时期结束时会以物质上的东西来衡量我们的成果,例如我们“赚了”多少。就像劳伦斯·波特(Laurence G. Boldt)在《禅宗与生活的艺术》(Zen and the Art of Making a Living)里说的:社会教我们的道理就是物质至上,只在乎那些可以“数”得出来的东西。房子的价值可以用钱的数量衡量出来,而我们对家庭的爱却不行。莎士比亚的《哈姆雷特》在书店可能是10元一本,它给每个人所带来的价值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。
  (选自《幸福的方法》,当代中国出版社,2011年出版,有删节)




欢迎光临 全球主机交流论坛 (https://443502.xyz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