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主机交流论坛

标题: 最新版L2TP+IPSec一键安装脚本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teddysun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2:47
标题: 最新版L2TP+IPSec一键安装脚本
之所以要更新 L2TP 一键安装脚本,是因为随着各个 Linux 发行版不断推陈出新,原有的脚本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需求。
本脚本通过编译安装最新版 libreswan 来实现 IPSec(CentOS7下则是全部yum安装),yum 或 apt-get 来安装 xl2tpd,再根据各个发行版的使用方法不同,部署防火墙规则。

本脚本适用环境:
系统支持:CentOS6+,Debian7+,Ubuntu12+
内存要求:≥128M
日期:2016年04月18日

关于本脚本:
名词解释如下
L2TP(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)
IPSec(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)
IKEv2 (Internet Key Exchange v2)
能实现 IPsec 的目前总体上有 openswan,libreswan,strongswan 这3种。
libreswan 是基于 openswan 的 fork,所以现在各个发行版基本已经看不到 openswan 的身影了。
当然也有使用 strongswan 的。

使用方法:
root用户登录后,运行以下命令:

wget --no-check-certificate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teddysun/across/master/l2tp.sh
chmod +x l2tp.sh
./l2tp.sh

如果你要想增加用户,则需要用任一文本编辑器打开文件 /etc/ppp/chap-secrets,按照其中既有的用户格式添加即可。

其他事项:

1、脚本在安装完成后,已自动启动进程,并加入了开机自启动。
2、脚本会改写 iptables 或 firewalld 的规则。
3、脚本安装时,会即时将安装日志写到 /root/l2tp.log 文件里,如果你安装失败,可以通过此文件来寻找错误信息。

使用命令:
ipsec status (查看 IPSec 运行状态)
ipsec verify (查看 IPSec 检查结果)
/etc/init.d/ipsec start|stop|restart|status (CentOS6 下使用)
/etc/init.d/xl2tpd start|stop|restart|status (CentOS6 下使用)
systemctl start|stop|restart|status ipsec (CentOS7 下使用)
systemctl start|stop|restart|status xl2tpd (CentOS7 下使用)
service ipsec start|stop|restart|status (Debian/Ubuntu 下使用)
service xl2tpd start|stop|restart|status (Debian/Ubuntu 下使用)


还有,请不要问我为什么不用strongswan,写个脚本大家用着开心就好。
祝大家开心,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的网站里评论反馈
https://teddysun.com/448.html



作者: onlybird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2:49
为什么不用strongswan
作者: Kvm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2:51
露主的脚本很好用啊
作者: Sandy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2:55
新手求问,如何解决L2TP/IPSec netkey,同一NAT下只能一台设备拨入的问题?有人说换Klips协议栈,不太懂具体操作
作者: shangpan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2:59
pptp和ss的脚本都是用的楼主了。。。支持一下。
作者: Dect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02
前排膜拜大神
作者: 爱国者捣蛋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06
楼主考虑对接下freeradius吧。。
作者: gmal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15
前排围观
作者: seveneleven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21
原来楼主也逛loc啊,表示SS跟LAMP都是用的你得一键包
作者: zrj766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24
支持泰迪
作者: sgwyhwt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31
大神出现,mark一下!
作者: yooooo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32
ss也是用的楼主的脚本,真是很不错啊感谢感谢
作者: wuting0122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33
赶来围观
作者: fuckjp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35
freeradius  楼主大神 你确实应该考虑一下
作者: rongdede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40
这是真的teddysun大神么- -
作者: cxyqth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49
原来楼主也逛loc啊,表示SS跟LAMP都是用的你得一键包
作者: yjsx86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50
真大神
作者: yghrv    时间: 2016-4-18 23:52
大神出现,mark一下!
作者: yywudi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0:16
本帖最后由 yywudi 于 2016-4-19 00:21 编辑
  1. 写在前面:
  2. 基于 OpenVZ 虚拟化技术的 VPS 需要开启TUN/TAP才能正常使用,购买 VPS 时请先咨询服务商是否支持开启 TUN/TAP。

复制代码


openvz要支持ipsec 根本就和tun/tap 没关系
需要的是母鸡内核开启IPSec的支持


我不信邪的去XVMLab的openvz上跑了一遍楼主的脚本
TUN/TAP 和PPP都是支持的
装完了显示内核不支持ipsec

  1. # ipsec verify
  2. Verifying installed system and configuration files

  3. Version check and ipsec on-path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        [OK]
  4. Libreswan U3.17/K(no kernel code presently loaded) on 2.6.32-042stab108.8
  5. Checking for IPsec support in kernel                      [FAILED]

  6. The ipsec service should be started before running 'ipsec verify'
复制代码


有些Openvz支持,有些不行,前两年为了openvz上的ipsec,我跟N个商家讨论了N个ticket
也就只有几个商家有能力搞定。

作者: dengxin6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0:30

作者: roppl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0:49
yywudi 发表于 2016-4-19 00:16
openvz要支持ipsec 根本就和tun/tap 没关系
需要的是母鸡内核开启IPSec的支持

  这是道出真相了吗
作者: funders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2:53
感谢分享
作者: rjz591li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6:22
谢谢分享
作者: 来看签名的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8:18
露主的脚本很好用啊
作者: KingYan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8:37
大神能不能整合个PPTP的一键全系统安装包呢?
作者: teddysun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8:39
yywudi 发表于 2016-4-19 00:16
openvz要支持ipsec 根本就和tun/tap 没关系
需要的是母鸡内核开启IPSec的支持


果然如此。需要母鸡内核支持才行。
这里确实是写错了。
我在K总的20IP的小鸡上实验成功了,以为如此。
看来,还是测试的不够啊,哈哈
作者: lislee2001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8:48
火钳刘明
作者: ybbao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9:27
还是要问一句:为什么不用strongswan?支持的协议似乎多些
作者: shc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9:43

前排膜拜大神
作者: the2ndface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9:52
MARK一下
作者: ajun59420    时间: 2016-4-19 09:56
原来楼主也逛loc啊,表示SS跟LAMP都是用的你得一键包
作者: bigexiu    时间: 2016-4-19 10:19
楼主照片好cc
作者: greatly    时间: 2016-4-19 10:40
感谢泰迪桑
作者: killjay    时间: 2016-4-19 10:52
非常感谢。。。。。。很喜欢你的一键脚本。
作者: gger    时间: 2016-4-19 14:42
越复杂的东西 越崇拜
作者: jelly    时间: 2016-4-19 14:48
第一次在主机论坛见到teddysun发帖啊,我一直都有收藏你的博客;你每篇文章都很不错,真心话;
作者: 123    时间: 2016-4-19 21:36
zhichi
作者: tianky    时间: 2016-4-19 22:11
luzhu weiwu
作者: wjz0328    时间: 2016-4-19 23:24
这个网上不要太多 不要太多
作者: teddysun    时间: 2016-4-20 09:24
wjz0328 发表于 2016-4-19 23:24
这个网上不要太多 不要太多

如果你去比较一下代码,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地方。
脚本确实有不少,但到底还是要区分版本和兼容性不是么
为了修复一个Debian7下自带的2个软件包版本过低的问题,自行打包i386的deb包这种事我会乱说?
(逃
作者: 秋风下的落叶    时间: 2016-4-20 09:42
还差3分升元老。哈哈
作者: gongyiyi    时间: 2016-4-20 10:07
支持泰迪!
作者: mjever    时间: 2016-4-20 11:06
支持泰迪!
作者: wjz0328    时间: 2016-4-20 12:30
teddysun 发表于 2016-4-20 09:24
如果你去比较一下代码,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地方。
脚本确实有不少,但到底还是要区分版本和兼容性不是么
为 ...

https://github.com/philpl/setup-simple-ipsec-l2tp-扶墙

https://github.com/hwdsl2/setup-ipsec-扶墙

够了吗?
作者: inlife    时间: 2016-4-24 13:33
这才是大神,一直用SS一键包
作者: tomcb    时间: 2016-4-24 13:38
原来LZ也在LOC,LZ脚本很好用
作者: du45273117    时间: 2016-5-19 13:58
/root/l2tp/libreswan-3.17/programs/pluto/server.h:21:52: warning: event2/event.h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
/root/l2tp/libreswan-3.17/programs/pluto/server.h:22:33: warning: event2/event_struct.h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
In file included from /root/l2tp/libreswan-3.17/programs/pluto/demux.h:21,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from /root/l2tp/libreswan-3.17/programs/pluto/connections.c:60:
/root/l2tp/libreswan-3.17/programs/pluto/server.h:82: error: expected ')' before 'const'
/root/l2tp/libreswan-3.17/programs/pluto/server.h:83: error: expected ')' before 'ft'
In file included from /root/l2tp/libreswan-3.17/programs/pluto/connections.c:60:
/root/l2tp/libreswan-3.17/programs/pluto/demux.h:28: error: expected '=', ',', ';', 'asm' or '__attribute__' before 'comm_handle_cb'
make[3]: *** [connections.o] Error 1
make[3]: Leaving directory `/root/l2tp/libreswan-3.17/OBJ.linux.x86_64/programs/pluto'
make[2]: *** [local-base] Error 2
make[2]: Leaving directory `/root/l2tp/libreswan-3.17/programs/pluto'
make[1]: *** [all] Error 2
make[1]: Leaving directory `/root/l2tp/libreswan-3.17/programs'
make: *** [all] Error 2
libreswan-3.17 install failed.

作者: huahudie    时间: 2016-5-19 14:49
留个记号




欢迎光临 全球主机交流论坛 (https://443502.xyz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